據悉,富士康此舉引發了“加薪潮”,一些企業陸續跟進。有**樂觀地表示,不出兩年,各行業的工資都可能會漲,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將要過去。一方面是企業面臨加薪壓力,另一方面,許多地方已經(或計劃)上調*低工資標準。
毫無疑問,給產業工人加薪乃大勢所趨,不可避免。這不僅來自于轉型升級這一宏觀政策的壓力,也來自于產業**線工人的呼吁。這既是在還多年來經濟發展依賴于“人口紅利”所欠下的舊賬,也是對近來富士康發生的悲劇事件的正面回應。說得更**一些,這是當前國內制造業運作模式難以為繼的一種真實體現。
加薪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。除改善產業工人收入水平,避免社會矛盾激化,這對許多企業來講,也是提高自身競爭力的一種有效手段。例如對于富士康這樣的企業,薪酬增加后當更有利于搶占人力資源的制高點。此外,這也有利于樹立企業形象,更好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。
話說回來,加薪難免提高企業成本,從而弱化中國制造業的成本優勢。倘若企業難以消化加薪帶來的成本,就很可能在競爭中被排斥,甚至被淘汰出局。特別是對那些除勞動力成本優勢外沒有什么實力的企業來講,加薪后企業壓力會顯得更加沉重。也因如此,有些企業正在考慮是否把工廠轉移至其他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地區。富士康近日也表示,會把部分大陸生產線撤回臺灣,并研究加大越南的生產線,甚至不排除遷至印度等低成本地區。
這意味著,進入加薪通道的制造產業,將面臨更為迫切的轉型升級壓力。客觀上,這順應了社會發展和宏觀政策的方向,不過涉及不同地方和廠家,這將是一個尤其艱難的抉擇。換句話說,轉型升級乃當前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,卻也有必要防止在這過程中出現青黃不接。借用轉型升級的形象說法“騰籠換鳥”,這就是要當心籠子騰出來,鳥兒卻沒有飛進來。如果大量制造業工廠因承受不住壓力而搬離,而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尚處于起步階段,那么事實上便有可能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消極影響。
當然,開弓沒有回頭箭。中國經濟大規模轉型升級的號子已吹響,分叉路口就在眼前。在這情況下,企業不可避免地會依據自身實力水平作出戰略轉變;地方政府也應因地制宜,沉著應對。在必要的時候,國家和地方還應通過稅收和政策杠桿,適當減輕企業的負擔,讓企業順利走出轉型陣痛期。眼下,轉型正在過加薪這一關。企業能否順利過關,地方經濟能否承受相應壓力,無疑將對未來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。
13837349928
掃一掃 關注我們